TST彈塑體施工工藝【科運橡塑】
鋸槽: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施工完畢后,清掃伸縮縫周邊的橋面,按設計要求確定的槽口寬度放樣、切縫、移走切除掉的路面材料并將槽口清理干凈。根據橋梁的分聯長度,開槽寬度為300mm~500mm,高層度為橋面至梁頂的厚度。切割機鋸開槽,槽壁須豎直,梁端與背墻之間的縫必須處在槽的中間。
清槽:先用鐵鉤清理梁端與背墻間縫內的雜物,用高壓水槍清洗槽,然后用火焰噴射器烤熱、烘干槽口表面。在相鄰梁端縫隙內填海綿膠條,盡量填滿,不留空隙。
安裝附件:在槽內在梁端與背墻之間放置海綿體,不留空隙,要求海綿體與跨縫鋼板放置要穩定。
在距槽口邊緣50mm,縱橋向每間隔250mm 打入一個膨脹螺栓,高度至1/2槽口深,并在螺栓內側螺帽上順縫方向通焊一根 12mm的鋼筋,或先鉆深60mm 的孔,打入 12×100 mm鋼筋,然后在頂端內側順縫方向焊一根 12mm鋼筋。
涂抹粘合劑:在槽口外露面上均勻涂刷TST/GTF專用粘合劑,待15min后澆入溶化的TST/GTF,并用刮板均勻地涂抹在槽口底面與側面,厚1~2 mm。然后放入跨縫鋼板,以定位釘固定,并注意對中。
填料:采用分層鋪筑法,每層的厚度3~5cm,根據伸縮縫的厚度鋪筑2~3層,壓實的松鋪系數按1.3計算。將粗集料和細集料按照6:4比例拌合均勻進行炒熱(100~150℃ ),嚴禁石料大小不均勻。
先從槽口一端均勻地攤鋪已炒熱的骨料,攤鋪長度1~2m,厚度以能見到底層為準。然后均勻地澆入占混合料30~40%的粘結料,粘結料的加熱溫度控制在100~150℃,粘結料以淹沒下層的骨料為宜。
然后鋪第二層炒熱的骨料,厚度以能見到下層的粘結料為準,再次澆灌粘結料,以淹沒石子為宜。
后鋪上炒熱的細石料,高出橋面10mm,用平板振動器振實,然后用刮板刮平。為防止下沉,高出橋面l~2mm為宜 。
按照以上方法繼續做下一段,直至整幅或半幅做完。從一端開始,用專用的攤鋪器攤鋪封面,用燒熱的鐵鍬刮平,邊澆邊向后刮,修整表面,整個過程需要用火焰噴射器保溫,表面粘結料不得高出石料2mm。
用振動板對填料進行夯實,振動板每次重合1/2,表面沒有板印、平整光滑為準。采用加熱的方式將縫邊緣烤軟,然后用**將邊緣切直,冷卻1~2h,公開交通。
質量檢驗標準:
(1)接縫表面TST/GTF彈塑體厚度不得超過填充的碎石面2mm。
(2)表面容許有間斷凹陷,直徑應小于30mm,高層度小于2mm。
4.3使用狀況檢驗
該橋竣工通車至今行車檢驗證明,使用性能是完全滿足設計要求,彈塑體性能發揮正常,在0.7MPa的壓力作用下,彎沉值為2mm。夏季地面溫度高達30℃ 以上情況下,除個別伸縮縫因未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施工,遭受破局部損外,絕大部分使用狀況良好。
五、施工中易形成的質量缺陷和處理方法
施工時易出現以下質量問題,一是接縫表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,二是表面TST/GTF出現局部沉陷或堆積。對于以上兩種缺陷的處理,均可采用火焰噴射器結合平頭鐵鍬進行修復。沉陷或表面低于標準的地方,用火焰噴射器烘烤該局部,并將鐵鍬燒熱,用鐵鍬加上少量拌和好的石料抹平即可,高的地方,用熱的平頭鐵鍬鏟平即可。
結束語
TST/GTF伸縮縫有效地避免或減緩了橋頭跳車同題。成(都)雅(安)高速公路大量的實踐證明了其使用效果。同時,鑒于TST/GTF彈塑體良好的強度及粘附性,可用于瀝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補,為高等級路面的維修養護工作探索丁一條新途徑。
TST/GTF彈塑體伸縮縫可以在春季、夏季、秋季施工。但最好挑選在溫度不高的情況下施工,由于溫度低時梁處于收縮狀態,可以確保彈性縫在較大溫度范圍承受壓應力。